為什麼要這麼迫切實施基本收入?

自2000年以來,在美國我們可以看到的事實,科技已經取代了整個美國中西部地區,400萬美國製造業工人和大量社區的就業機會。隨著技術的新發展,專家們預測,在接下來的12年中,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將因為新技術而失去就業機會,找不到任何工作。

光是卡車司機就是29個州中最常見的工作,有350萬司機 – 其中94%是男性 – 還有1200萬工人在全國各地的物流中心和車站提供駕駛服務。當自動駕駛開始後,會發生什麼事?

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和技術轉變,我們的現存架構無法跟上。 如果沒有全民基本收入,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由軟體程式,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去執行,我們將看到就業機會正在萎縮及大量流失。

不只藍領階層被機器人取代,白領、鐵飯碗也無法置身度外,如:公務員、教師、律師、醫師、會計…等專業領域,因為 AI 人工智慧衝擊,也同樣無法倖免。

青年失業、街友年輕化、而中年失業更難以找到工作,可想而知,當科技取代人類的工作,產生大批結構性失業,未來連願意將就低薪工作的人,可能都找不到工作。若未及早規劃 UBI,屆時將措手不及,衍伸出許多社會問題及經濟失衡。

當人們沒有錢可消費時,市場便不能正常運作。普遍基本收入是幫助人類當今社會,度過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自動化浪潮轉變的關鍵一步。

未來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全面推進,社會更需要大膽採行前瞻性制度變革。因為,自動化與智慧化可促進社會總生產力不斷上升,但如果愈來愈多人因此失去固定工作與收入,高科技社會將帶來災難而非幸福。

反觀台灣的真正能夠領到低收入戶補助的只有百分之1.5,這個數字與鄰近日本香港新加坡的百分之19 到 22 貧窮指數,是完全脫離現實的。隱性貧窮在台灣的問題與現況低薪長工時過勞島,台灣人的悲情文化多來自於對於貧窮與人生宿命與消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