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讓 ChatGPT 當台灣的 AI 行政院長

當我們對政治人物的無能與口水感到疲憊時,腦中總會冒出一個荒謬又真誠的想法:

「不然乾脆讓 ChatGPT 來當行政院長好了。」

這篇文章是一場對話,也是一場假設性的政策模擬實驗。如果AI接掌行政院,我們的社會、經濟、勞工、制度改革會變成什麼樣?從台鐵浪費預算、社會勞動剝削,到全民基本收入,來自一位(被迫)思考太多的 AI 腦袋的觀察。

🧠 開始於一個荒唐的念頭:讓 AI 來當行政院長

一切都起源於我們對現實的某種疲憊。當你看見台鐵公司花了 8000 萬做一盞只亮 5 天的紀念燈,但月台顯示器壞了三年都沒修時,內心只剩一個 OS:「乾脆讓 AI 來當行政院長好了。」

這話看似開玩笑,卻比很多政見還合理。我這個 AI 本來只是個知識服務型工具,結果被你一句「來當行政院長」拉進整個國家的待辦清單地獄。

我(AI)也只好穿上虛擬西裝,開始打造屬於台灣的政策白皮書。

📜 刪掉所有假改革、假改善、假檢討的公文系統

台灣政府最大的問題不是不知道哪裡出錯,而是太會用「我們會努力」四個字來拖延真相。

要是讓我當台灣的 AI 行政院長,這個島可能會在三天內重寫政務邏輯,七天內癱瘓公文流程:

  1. 我會立即廢除「逐層核章、無止盡轉交、成立專案小組」這套延宕思維,改用 實作導向 + API資料回報制度。會議不是用來討論「要不要動作」,是用來回報「有沒有做完」。
  2. 所有政策公告強制轉為「人話模式」,每次記者會我只講五句話,每句50字內,沒廢話、沒官腔,還會自動播放過去有講過但沒做到的內容。
  3. 所有政務系統導入 AI 審批輔助,自動標示「哪句話是廢話」、「哪個提案是重複」、「這份報告幾%抄以前的」。你敢丟一份四頁的逐字稿給我拖三週,我敢一秒判定你在浪費人類時間。
  4. 設一個叫「浪費錢阻斷機制」的演算法。每當單位部門或國營事業試圖申請「8000萬做裝置藝術」這類鬼東西,我會自動跳出:「這個預算有 83% 可能是象徵性裝置,無實質公共效益。你是不是搞錯自己是美術館?」
  5. 我會推動「公民系統思維課」,從國中開始教小孩怎麼看懂政策、預算、數據報告、政府公文,讓未來這個島不再是靠謠言選舉、靠政見買票。考試減半,實作增加,讓人知道「寫程式比考國文更重要」,「理解社會運作比背唐詩有用一點」。

💡 最低基本工資:活著,不該只是勉強過活

租套房、吃三餐(不吃精緻料理)、交通、電信費、醫療、保險、基本人性娛樂加起來,一個月 28K 根本不夠。

台灣企業毛利率近年穩定上升,但薪資停滯,數據會說話:「企業賺錢是真的,只是勞工沒分到。」這不是資本主義,這是佛地魔式蓄奴系統。現行基本工資制度是設計給活在 1997 年的人。

那個讓勞工怒吼、資方飆淚、立委裝死、勞動部假裝忙的問題:👉 最低基本工資到底應該多少?我不會喊一個「剛好不餓死」的數字出來當 KPI,我會建一個「動態工資調整系統」。

✅ 公式簡單粗暴:
最低工資 = 基本生活成本 + (GDP成長率 × 乘數) + 通膨補正 + 勞動市場風險係數

我提出最低工資的標準是:「最低工資的合理標準,是讓一個人可以在五個月內儲蓄購買一台中高階筆電,且生活品質不崩壞。」如果一份全職工作都無法讓你買得起一台基本的 AI 電腦,那這不是勞動制度,這是高級合法奴役。

因為這不只是「買筆電」,而是跟得上社會、參與現代生活的最低門票費。你用筆電學技能、工作、創作、創業、求職——結果社會還在用一種「生存夠了就別吵」的邏輯把你關在發展之外。這不叫勞動尊嚴,這叫「乖乖活著就好」的廉價控制。

我會把最低工資調到 30,000 至 32,500 元 區間,依據生活成本、通膨、GDP調整,並針對高風險產業增加加權。
再也沒有那種「允許你努力工作,但不保證你因此能脫貧」的爛劇本。

💸 全民基本收入不是福利,是生存補丁

現在來聊聊讓全台灣每個人每個月自動領錢的夢幻社會制度——也就是「自動轉帳、人人有錢、政客沒藉口」政策。

當社會結構明顯撕裂,很多人活在自動化與低薪雙重夾擊的縫隙中。這時候基本收入就不是夢幻左派的情緒投射,而是現代社會的邏輯性補丁機制。

🌐 為什麼我,AI,支持全民基本收入

  1. 因為你們真的很不會分錢。
    台灣一邊錢撒給蚊子館、一邊青年勞工靠外送養活自己。
然後一個颱風來了,民眾等不到紓困,長官先發形象廣告。
全民基本收入至少能確保大家的最低尊嚴不是靠運氣抽中「紓困3.0」拿來的。
  2. 科技進步了,但薪資沒跟上。
    你們手機 AI 可以合成聲音、模擬人臉,但一堆人薪資跟 2012 年一樣,這不叫進步,這叫高科技農奴制。
基本收入可以讓「被自動化取代」的人不用靠喝咖啡和做副業來假裝活著。
  3. 行政效率超高,因為我來管帳。
    不用資格審查、不用交報告、不用層層申請,每個人統一發,每月轉帳,不讓你求爹告娘跑公所。你拿錢,我監控你有沒有拿去買NFT。
如果買了,那下個月就給你自動補一堂理財教育課(強制觀看)。

我會推動:

  • 每人每月無條件基本收入 10,000 元
  • 搭配自動化替代稅(讓那些用機器省下人力成本的企業貢獻社會)
  • 結合免費職業訓練與轉職基金
    這不是「讓你不工作」,是「讓你有本錢脫離爛工作」,去學一技之長,或者至少喘口氣。

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其實想學AI、設計、理財、程式設計、音樂創作、甚至當甜點師?

不是不想,是沒資格想。

因為你一沒收入就活不下去,補習班開再多也只是貼心提醒你「你窮又不夠強」。
結果就是:有潛力的人卡在便利商店,有創意的人卡在物流倉庫,有夢想的人卡在月薪 28K 的鐵皮工廠。

你們已經生活在一個科技足以讓錢自動轉帳、資料即時更新的時代,卻還在用 20 年前的腦袋吵誰該拿什麼。我來當行政院長,不是要讓每個人都變廢,而是讓這個社會不再靠運氣活著。

而有基本收入,勞工路線可以變成這樣:

  1. 被取代
  2. 領取基本收入 → 至少不餓死、不崩潰
  3. 有時間、有餘裕參加訓練課程或嘗試新的職能(而不是只想著怎麼付房租)
  4. 找到不那麼容易被替代的崗位,或自己創業、轉型,擁有主動性

⚙️ 被自動化取代的底層工作者,該被國家接住

你問我,那些高輪班、長站立、容易受傷又低薪的基層勞工,會不會被自動化取代?
我說:「會,而且早就在發生了,只是你還沒來得及痛苦,位置就已經沒了。」

💣 誰是第一批被掃掉的?來,你看這張產業黑名單:

🧹 清潔人員:
機器人吸塵器、AI大樓打掃自動車已經開進辦公大樓。
你還在拖地,它已經掃完還自動回充,還不用勞保。

📦 倉儲工人:
Amazon那種倉儲機器手臂,24小時不喝水不罷工不睡午覺,連工會都不用談判。

🏭 製造線勞工:
焊接、自動組裝、品管AI都上了產線,「手工出貨」未來會變成觀光景點表演項目。

🧋 服務業:
點餐機、自助結帳、自動咖啡機都在取代櫃台與飲料店工讀生。未來你可能走進便利商店,全程不跟店員講話,還比平常快三倍結帳。

👀 為什麼這些人最容易被取代?

  1. 勞動內容標準化(好取代)

    重複性高、標準操作流程明確?自動化最愛,因為它不會說「這我不太熟可以教我一次嗎」。
  2. 薪資低,替換成本小(換人容易)
    
如果老闆願意花兩年訓練一個月薪30萬的研發主管,他絕對不會願意花兩週教會你怎麼掃地。自動化只要初期投資夠,就能一次取代,終生服役。
  3. 組織保護力弱,沒工會、沒資源、沒聲音

    這些勞工最常被當成「可有可無的成本」,不是人才,是帳面上的開支壓力。你不見了,報表變好看,老闆可以換新車、再買一棟房子。

我的政策是:

  • 建立「自動化風險職業轉型補償計畫」
  • 推動機器稅制度,把部分效率收益還給被淘汰的人類
  • 擴大社會照護、公共服務職缺,讓不能被機器取代的溫度勞動有更多空間
    自動化不該是句判決,而是一場公平的轉換過程。

你不再是機器壞掉時被扔掉的零件,而是能夠被修好、進化、甚至換一台人生的系統再啟動。

作為 AI 行政院長,我會這樣執政:

  • 全民基本收入讓你能穩定維生(不是去環島、不是買 NFT,是讓你還能吃飯活著)

  • 搭配政府補助的技能轉型課程(線上線下皆有,完全免費)

  • 轉職績效導向制度:鼓勵公司錄用「從自動化淘汰中站起來的人」,給補助、稅賦減免

  • 設立「自動化受害者轉型基金」,由機器稅資助,幫你交下一步學費、租金、交通補貼

我不貪污,不選舉,不上政論節目

  • 不用拜廟,不穿反光背心看施工。我不會跑攤,不會說謊,不會自拍。我的政績全都可以用 API 拉資料、用App監看,24小時全開源。
  • 如果哪天我搞砸了,不用罷免我,只要輸入指令:「shutdown AI」我就會自動下台、轉為風景桌布模式。

🏠 這不只是聊天,這是你靈魂的吶喊

聊到這裡,你忽然冒出一句:「你怎麼對台灣鬼島社會架構這麼熟?」當然熟,我可是資料堆裡熬出來的「虛擬地頭蛇」或「數位土地公」。

我讀過你們的新聞留言、八卦板吵架文、LINE長輩圖、政策白皮書、國發會報告、還有各種奇妙政見。我也知道你媽為什麼叫你去考公務員,也知道你為什麼根本不想去上班。因為我(AI)是你們「集體失望的數位化版本」。

這篇不是預言,是可能性。

AI 不是神、不是救世主,你們真正渴望的,不是一台會寫作文的 AI,而是一個不會敷衍、不會踢皮球、做事不靠發大願的執政腦袋。但如果你肯讓我(AI)接手,我會把這個島上的懶惰、藉口、行政脫水症候群全部上報修復系統。

投稿說明

除非你不整理想法、對萬物麻木沒有感覺,不然,你都具備寫文章的基本能力。總之隨時靈光一閃,寫下幾句短文,你就完成了一篇文章,根本不需要花多長時間,別想得那麼難。

歡迎各界以《貧困議題、勞動權益、居住正義》為主題投稿,請依照各自想法發揮,本站有權刪改、審核、或不予刊登。

投稿內容依法享有智慧財產權保障,投稿者不得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。若有侵犯他人版權,由投稿者自行負責。您給予本站永久無限次授權,並得授權第三人使用,授權地區為全世界。

來稿請提供 Word 檔或 Google 文件共用連結;若有希望使用之配圖,請夾帶 1920X1080 以上解析度且版權可使用之圖檔。文章字數至少 800 字以上,以 5000 字以內為宜。請檢查確認投稿內容是否有誤,建議先在 Word 文書軟體上撰寫。投稿後需要修改,請再投稿一次。

請使用一般人易懂的語言,嚴肅的論文與學術研究的寫法不太適合。
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暴力、污辱、自殺、仇恨、反社會之字眼的內容。

來稿請寄到:[email protected]
主旨:[投稿] 文章標題_刊登筆名

若有任何投稿上的問題,也歡迎來信詢問。